Alyssa心得:最近對於職場發展感到困惑,到圖書館借了本推薦書。對於翻譯數字如「1,770」寫成「一七七○」而非「一千七百七十」或照寫阿拉伯數字,看得有點彆扭。不過此書的內容還是很豐富的。
推薦指數:4/5 (★★★★☆)
書名:發現我的天才——打開34個天賦的禮物
作者:馬克斯.巴金漢(Marcus Buckingham)、康諾.克里夫頓(Donald O. Clifton, Ph.D)
譯者:蔡文英
出版社:商業周刊
出版日:2002-11-7
語言:繁體中文
ISBN:9867969243
規格:平裝 / 272 頁
文案:
蓋洛普民調中心針對全球兩百多萬人,歷時二十五年,開創這項革命性學習計畫,傳統「勤能補拙」的觀念是葬送成功的途徑!
古有名訓皆言苦,但鐵杵何須磨成繡花針?與其浪費時間吃得苦中苦,何不打開上天賜與的禮物。只要讀者依本書指示登入「能力發現剖析測驗」網頁,並完成問卷(中、英等數種語言),就可立即獲知最主要的五種天賦,並善用在個人發展和企業管理等層面,開啟一場能力革命!
★ 美、德、日等國暢銷書排行榜
★ AMAZON2001年最佳財經書第六名
★ AMAZON讀者票選2001年100本好書
全球已發行十數國語言,暢銷百萬冊以上!
全球兩百萬人以行動證明,傳統「勤能補拙」的觀念將被此書推翻!人類最大的發揮及成長空間並不在其弱點上,反而是要專攻與生俱來的天賦能力。天賦不僅是一種本能反應、一種不由自主的驅力,同時也是讓人感覺舒服的特質。
但是多數人皆感覺不到自己的天賦,或視能力為理所當然,不去強調優點,反而耗盡全力試圖補足缺點。《發現我的天才》是由全美暢銷書《首先,打破成規》(First, Break All The Rules)共同作者之一巴金漢,與蓋洛普國際研究教育中心主席克里夫頓,根據蓋洛普民調中心針對兩百多萬人的研究結果,歷時二十五年,耗資數百萬美元,聯手開創一項革命性學習計畫,鑑定人類最普遍能力,以協助讀者找出天賦,化天賦為能力,在適當的位置上發揮所長,享受滿足的成就感。
本計畫將人類的天賦規劃成三十四種(即書中所稱之「主導特質」),並揭示如何將其轉化為個人與工作的成功。這項網路調查是依讀者的直覺反應進行分析,只要依書上指示,登入「能力發現剖析測驗」網頁並完成問卷(中、英等數種語言),可立即獲知受測者最主要的五種天賦,即書中所稱之「專屬特質」。本書還會告訴讀者如何善用它們,開啟一場能力革命,搭配真實的案例,讓你在個人發展、成功管理、成功企業大獲全勝!
與其浪費時間吃得苦中苦,何不打開上天賜與的禮物。
目錄
【Ⅱ 發現能力源頭】
第三章 忠於本能
第四章 34種主導特質
【Ⅲ 駕馭能力】
第五章 能力大哉問
第六章 以能用人,因能而異
第七章 能力為企業之本
【相似測試】
Free Strengths Test(英文)
Ⅰ 能力解構
第一章 活出自信
我與其他人的差別,可能只是我每天起床後,有機會做自己想做的事。
華倫.巴菲特(Warren Buffett)
與其把力氣花在矯正自己的弱點,不如找出優點,佐以教育與經驗,便能更具生產力、更滿足也更成功。
能力需要錦上添花
不必為了發揮能力而改變重心,只要忠於對自己能力的認知即可。
從自己身上找到某些行為的重複模式,想辦法將這些模式變成真正、有生產力的能力。
優者更優,弱者恆弱
本書對能力的定義:在一種活動中持續近乎完美的表現。
自信的人生最重要的三項原則:
- 能力活動必須是常態的表現。唯有了解自己做某事時能週而復始、樂此不疲並表現傑出,才稱得上是一種能力。
- 卓越不代表全才。成功者很少是全方位人才,但必然特質鮮明。
- 唯有將能力發揮到極致才能脫穎而出,而不是去改善弱點。採取有效的方式,找出控告弱點的方法,因此有餘力去磨練能力、精益求精。
建立自信的三種革命性工具
一、區別天賦與能力
天賦:天生且自然反覆出現的思想、感覺或行為模式。
知識:包括事實與學習的內容。
技巧:活動的步驟。
有許多角色在獲得相關的知識與技巧後,可以到達某種程度的表現,但是如果欠缺必要天賦,永遠無法持續近乎完美的表現。
建立真正能力的關鍵在於找出最主要的天賦,以知識和經驗使其更完善。
二、找出主要天賦的方法
仔細觀察自己,嘗試某種活動時學習能多快,會不會專注到廢寢忘食。
三、形容天賦的共同語言
我們需要新的語言來說明能力。這種語言必須精準、實際,能幫助我們解釋能力,而不是解釋弱點,此外也必須是慣用的語言。
第二章 天賦無敵
知識引進門,技巧成不了神,天賦看個人。
任何持續且近乎完美的表現都令人難以分析,但是能力當然不是憑空就能達到完美且完整的境界。每個人的能力都是創造出來的,從某些特別且原始的本質發展而來,透過練習與學習,可以增加知識與技巧,其他諸如天賦,則只須加以琢磨即可。
知識+技巧 ≠ 天賦
- 知識引進門
- 「每個人對生命的約定方式不會有太大改變,但是可以改變生活重心。」——Just the Way You Are, Winifred Gallagher
- 想改變人生,以能力造福他人,請改變價值觀,別浪費時間改變天賦。
- 技巧成不了神
- 技巧雖有助於人們的表現,卻無法掩蓋缺乏天份的事實。
- 在發展能力時,若能將技巧結合天賦,技巧的價值將無與倫比。
天賦不滅
天賦就是能帶來效益的重覆性思想、感情或行為模式,可以持久不變。
天賦假不了,訓練真不了
技巧決定一個人能否做某一件事,然而,天賦透露這件事能做得多好、多久做一次。
「損害控制」可以避免失敗,卻無法讓你更優秀。
天賦不僅是一種「不由自主」的特質,同時也是一種讓人感覺舒服的特質。
Ⅱ 發現能力源頭
第三章 忠於本能
當你從事某件事的感覺很好時,表示你很可能正在使用天賦。
請留意自己在面對各種狀況時的自然反應,這些就是最明顯的天賦跡象。
天賦有跡可尋
三個發現天賦的線索:渴望、快速學習和滿意度。
- 天賦因「渴望」而存在
- 有慧根就學得快
- 感覺對了就是天賦
能力側寫
能力發現剖析測驗網址:http://www.strengthsfinder.com(需專屬ID代號)
【另找到一免費的相似測驗,會在文末介紹】
第四章 34種主導特質
對成就感的持續需求。每天都須完成某件事才對得起自己。這種特質讓人精力充沛,使人能長時間工作而不知疲倦,朝目前邁進,推動不斷向前。
急於採取行動。唯有行動才能有所作為和表現。一旦做決定就必須採取行動。相信行動是最佳的學習方法。
活在當下,不把未來視為固定的目標,反而認為未來是由現有的選擇所創造的。透過選擇,逐一發現未來。自願回應眼前的需求,即使偏離原訂計劃也無所謂。不會因突發狀況而不悅,對變化早有心理準備。靈活有彈性,可保持良好的工作效能。
客觀冷靜,喜歡數據,尋找其中的模式與關聯。抽絲剝繭直到水落石出。是一個邏輯嚴謹的人。
遇到複雜環境時,喜歡反覆排列所有因素,找出最佳組合。試圖琢磨出最佳的解決之道,是高度靈活的人。
有歷久不衰的核心價值。通常很顧家、樂於助人,甚至追求靈性,以責任感和高道德標準對自己或別人。這些核心價值以多種方式影響行為,帶來生命的意義與滿足感。很可靠,容易取信於他人。
有大將之風,也肩負重責大任。目標一旦設定,就要說服別人才安心。不怕與人衝突,因為衝突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。無論事實的真相多麼不堪,都堅持要真實呈現。會掃除人與人之間的誤會,要求他們明辨是非、開誠布公。能發號施令、一呼百應。
樂於解釋、描述、主持、公開演說,也喜歡寫作。會將事件變成故事,反覆演練,利用形象、案例和比喻使枯燥的概念活靈活現。希望自己傳達的思想、事件等,都能讓人全神貫注,引發人們的興趣,開拓視野,激發其採取行動。
競爭奠基於比較。會本能地注意別人的表現,人們的表現是你最終的標尺。需要對手,需要比較。比較使你有競爭力,只要有競爭就能贏。獲勝的感覺勝過一切。尤其喜歡那種勝券在握的比賽。
深信事出必有因,每個人都互有關聯。有集體潛意識。確信人類應該團結,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搭起橋樑。體貼、周到和寬容。
回顧從前以了解現在並預測未來。會看歷讀物和人物傳記,借古鑑今,對未來有定見。
小心翼翼、保持高度警戒、注重隱私。是相當認真的人,對生活持保留的態度。例如,喜歡預先計劃,以防不測;謹慎擇友,避談隱私;不過度讚揚他人,以免誤會。會辨別各種危險、衡量相關衝擊,然後如履薄冰,謹慎前進。
能發現別人的潛能。喜歡與人接觸,助人成功。別人的成長如同你的能量來源,帶來力量與滿足。許多人會向你尋求幫助與鼓勵。
本能地將世界規格化,建立常規,制定時間表與截止期限。將長期計畫劃分為一系列具體的短期計畫,鍥而不捨逐一實行。不一定整潔有序,但卻要求精確。面對生活中混亂局面時,需要知道一切皆在掌握中。有時別人會受不了這種特質。不喜歡意外、討厭失誤、建立常規並注重細節,摒除誘惑,確保進步和效益。
善解人意,能感同身受每個人的感受,並分享觀點,但卻不一定同意每個人的看法,也未必憐憫其處境。憐憫是同情不是體諒。雖然不一定贊同每個人的選擇,但也都能理解。能聽出別人未說出口的疑問,也能預期別人的需求。能幫助別人表達自己的感覺。大家都喜歡親近你。
平衡對你很重要。一視同仁。厭惡自私自立與個人主義、行賄等。自視為公平的守護者,相信唯大在規則明確,而人人適用的環境中,人們才能發揮最大潛能,有機會施展才華。
需要明確的目標,否則會對生活和工作一籌莫展。每年、每月、每週都會設立目標。無論長短期目標,都能幫助你確定重點,並做必要的修正以回歸正軌。本能地評估某個行動是否有助於接近自己的目標,並放棄沒有幫助的行動,因而更有效率。難以忍受延遲、障礙甚至迂迴。
能看到未來願景的夢想家,也很珍惜這種遐想,同時鼓舞別人。人們指望你描繪未來的願景,以提高眼界、燃起熱情。
尋找各領域的共識,認為衝突有害無益,會盡量把衝突降到最小。遇到意見不合,會試著找出彼此的共通點避免爭端,走向和諧。
理念即足以合理解釋大多數事件的概念。當你從複雜的表象,發現一個精彩簡明、能解釋事物本質的概念時,會欣喜若狂。你總是尋找事物的關聯性。樂於扭轉原本熟知的世界,好讓人們以陌生但充滿新意的角度看待世界。
「擴大圈子」是你的人生準則。你想將別人包納進來,讓他們成為團體的一份子。你避免排斥外團體,好讓更多人從中得到支持。看到有人被孤立,你會想拉他們進來,感覺團體的溫暖。天生來者不拒,容易接受不同種族、性別、性格、信仰的人,從不妄自評斷他人。確信每個人在本質上並無差異,每個人都同樣重要,誰都不應被忽視,這是我們的基本權利。
對個人特質很感興趣,不能容忍一概而論或粗略的歸類,以免抹煞個人與眾不同之處。注重個人差異,本能地觀察每個人的風格、動機、思維和交際,從每個人身上聽到獨一無二的經歷。對別人觀察入微,讓每個人各盡其才,促使其精益求精。這也有助於組織有效率的團隊。
你非常好奇,喜歡蒐集各種資訊包括:詞彙、事實、書籍和名言等無形的東西,或者有形的實物,如郵票、標本、骨董、舊照片等。會大量閱讀去累更多資訊。喜歡旅行,能發現新奇的文物與軼事。甚麼都不捨得丟,所以會不斷蒐集、購買、整理收納,並樂在其中。
喜歡思考、腦力激盪。努力解決一個問題、想新點子或是了解另一個人的感受。喜歡獨處,這樣才能沈思冥想。個性內向,經常捫心自問,並在自己身上測試答案。
熱受學習。無論哪種主題,都會受學習過程吸引,過程比內容或結果更令你興奮。從無知到足以勝任、執著精進的過程使你能量飽滿。
你的標準不是平均值,而是優秀。你發現優勢後,就很想加以培養、改進,使其盡善盡美、爐火純青。你較傾向於與能欣賞你優勢的人為伍,也喜歡結交那些能發現並培育自己優勢的朋友,避開想把你變成全才的人。發揮天生優勢令仔覺得更有趣、更有效益,要求更高。
你不吝於讚美他人,總是笑容可掬。有人說你無憂無慮,希望能像你一樣樂觀豁達,大家都喜歡和你相處。由於你的熱情具有感染力,人們在你身旁會感覺世界更美好。你深信活著真好、樂在工作,不論有任何挫折,都不能失去幽默感。
你對人際關係的態度,讓你與熟人的關係更緊密。你享受跟陌生人成為朋友的新鮮感,但是跟好友相處的確讓你得到極大的樂趣與力量。你習慣與人親近,與人結識後,便希望加深彼此的關係。你對朋友敞開心扉,希望成為他們的知己,了解他們的感覺、目標、恐懼及夢想,也希望他們以相同的方式了解你。你知道別人可能因此佔你便宜,但你願意接受這風險,因為你認為只有真誠的關係才有價值。
你對自己許下的大小承諾一定負責到底,好名聲也就因此而來。如果未能實現承諾,會主動補償對方。盡責、擇善固執、無懈可擊的高道德感,構成你可以信賴的良好聲譽。面對求援須有所選擇,避免因樂善好施而力不從心。
熱衷解決問題。能化阻力為動力。在研究各種徵兆、找出錯誤並尋求解答時會很興奮。
對自己的優勢信心滿滿,深知自己是個有能力的人。能冒險、能接受新挑戰、能提出主張,最重要的是能實踐承諾。你對自己的能力與判斷力很有信心,並且知道自己的觀點與眾不同。很有主見,不容易被別人影響。
你希望在別人眼裏舉足輕重、真正被肯定,也希望別人聽到你的聲音、引人注目、成名,尤其希望獨特的優勢廣為人佑、備受讚賞,並渴望自己因為值得信賴、專業、成功而受推崇。也希望結識這類朋友。你天性獨立,希望工作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不只是職業而已,並且要求擁有工作自主權,能依照自己的方式執行。這種追求的動機能讓你持續向上提升、擺脫平凡、出類拔萃進而達到目的。
你能從混亂中找到最佳解決之道。你有一種與眾不同的思考方式,以特別的觀點看世界。當別人為複雜的事情迷惑時,你卻能識別其中的規律並牢記於心,嘗試各種不同方案,有助你預防不測、正確評估潛伏障礙。
取悅原意是把別人爭取過來。你喜歡結識陌生人,贏得他們的好感。你一點也不怕陌生人,你想找出彼此的共通點以便持續交談、建立密切關係。不僅不會詞窮,而且打破僵局、讓彼此有交集使你很有成就感。你的世界沒有陌生人,只有數不清、還沒認識的新朋友。
Ⅲ 駕馭能力
第五章 能力大哉問
要破壞、瓦解或是削減某件事時,批評大有用處;但是若要建設,批評只會壞事。
著名心理暨思想家卡爾.榮格(Carl Jung)
有趣的是,每個文化當中最不執著弱點的人,皆是年齡層在55歲以上年長的一群。這些年紀大一點、智慧高一點的人士,想必比較能夠接受自己,並且了解,一直在自己的性格缺陷上作文章其實是徒勞無功的。
害怕自己的弱點
要達到卓越的境界,唯有靠了解與耕耘自己的能力才能辦到。
害怕失敗
避開自己的能力專攻缺點,並不是勤奮、謙卑,而是不負責任。
如果一開始就失敗,再試一次,然後就罷手,沒有必要愚弄自己。
智者菲爾茲(W. C. Fields)
妄想是潛在的危險,出現在人們屢戰屢敗卻不知問題在哪兒時。
最危險的情況是,你隱約知道自己表現欠佳,卻硬扯出千萬個藉口,徹底撇清失敗與你有關,妄想加上否認是致命的組合。
做自己,發揮我們最大的能力,是人生唯一目的。
哲學家史賓諾沙(Baruch Spinoza)
害怕真實的自己
許多人在描述自己的能力時,鮮提到天賦才能,反而淨講些人生歷程中蒐集到的外在事物,如證照、文憑、經歷與獎項。這是他們提升自己的「證據」,是可以展示給別人看的有價之物。
太多人把自己的能力視為理所當然,因而對近在咫尺的能力視而不見。
天賦本色
不管從事哪一行,持續近乎完美的表現,秘密在於細微的改良。
想磨亮某項主導特質,使其變成真正的能力,考驗著自我察覺能力與機智;而要磨練這五項主導特質,則必須窮究畢生的精力。
大哉問:
- 專屬特質的排列順序有何重要性?
排名第一與第五的差異,以及五大主導特質之間的差異極小。
反應特質偶爾才派得上用場,只能在周遭情況都配合下,使人們表現平平;但專屬特質則是出自本能,會自動開啟,也是培養能力不可或缺的要素。 - 為甚麼主導特質的形容詞不一定都適合我?
每個人不斷重複的思考、感覺與行為模式,來自於其大腦網路的細微創造。基因遺傳、成長背景、文化等,使每個人的網路獨一無二。每個主導特質都只是摘要,某些線對你的共鳴可能不如其他的線來得大。
- 為甚麼我跟擁有某些相同主導特質的人不一樣?
很少人擁有一模一樣的專屬特質。五大主導特質不是單獨存在,而是相互交織在一起,因彼此的關聯而調整、改變。只不過更換了一種主導特質,都會有截然不同的行為。所以不要個別檢視每種主導特質,而要看每種主導特質如何互相影響,並找出結合後的效果。
- 有沒有剛好相反的主導特質?
沒有。每個人所擁有的每一種主導特質,絕對不會妨礙其擁有其他的主導特質。
- 如果不喜歡我現有的主導特質,能不能發展新的主導特質?
不行。這些專屬特質具持久性,無論多想改變自己,改變實在難上加難。
雖然一生都無法大幅度改變專屬特質,但是學習新知識與新技巧也有可能帶領你走上刺激的新領域。有些人在學會新知識與新技巧後,人生的重心跟著改變,但主導特質仍存在。雖然無法發展新的主導特質,但卻可以發展出新的能力。 - 專注於專屬特質會不會使我越來越狹隘?
專注於五大主導特質可以使人更堅強、更堅定,對於新發現採取更開放的態度,會更賞識擁有與自己不同主導特質的人。
越了解自己錯綜複雜的主導特質,越能看出別人錯綜複雜之處,也更能珍惜。 - 如何駕馭弱點?
第一步要知道甚麼是弱點,即「會阻礙卓越表現的任何事物」。要分辨這弱點是技巧上、知識上還是天賦上的弱點。如果在充實自覺必需的知識與技巧後,表現仍不盡人意,缺少的部分一定是天賦。應該想辦法找出更有創意的策略:
一、想辦法稍加改進弱點;
二、設計支援方法;
三、利用善長的主導特質掩蓋弱點;
四、找個互補的最佳拍擋;
五、放棄弱點。 - 我的主導特質能否顯示我選的職業是否正確?
專屬特質對於你應該選擇哪一領域的幫助有限,雖然可以提供選擇哪種職務的方向指南,但是不應將此奉為圭臬。
特質相似各擅勝場
具類似主導特質的人,在截然不同的領域各有傑出表現者。
物以類聚的入行檢測
無論內心希望自己達到甚麼目標,塑造出經常使用專屬特質的角色之後,將可以達到最大成就。
第六章 以能用人,因能而異
我不是大師級導演,也不是老師,我是教練,但沒有方法論,因為每位演員各不相同。
《美國心,玫瑰情》(American Beauty)金像獎導演
山姆.曼得斯(Sam Mendes)
想成為卓越的管理人,將員工的天賦變成有生產力、令人折服的能力,還需要另外一種極重要的要素——「個別」。
員工大不同
大多數組織有其制式做法與詳細的能力考核紀錄,都在大部分員工皆一樣的前提下運作,至於不一樣的員工則需要重新訓練,直到跟大家一樣為止。尊重個人差異的管理人,在這種組織往往只會四處碰壁。
一視同仁等於一事無成
針對挑出來的主導特質,找適當時機跟員工談一談,彼此切磋琢磨。
找對人做對事
(此部分針對管理34種主導特質的員工的建議,筆者在此不詳錄)
第七章 能力為企業之本
大多數徵人廣告強調的是專業技巧、知識以及工作經驗,卻對天賦隻字未提。諷刺的是,它們詳細列舉一個人能改變的特性,卻忽略他們無法改變的部分。
誰有能力誰老大
- 每個人的天賦都是持久而獨特的。
- 每個人的最大成長空間在於他最善長的領域。
將人力資本潛藏的價值發揮到極致的系統做法:
- 一開始就挑對人。減緩員工自認「缺乏此職務應有天賦」的疑慮。
- 注重表現結果,而非強迫每個人沿用同一模式。少強調政策、程序、稱職與否。解決員工自認「職務沒有發揮天賦的空間」的疑慮。
- 將訓練時間、訓練經費運用於教育他了解自己的能力、發展這些能力,而非改善他的「技巧缺陷」。一舉避開「我缺乏所需要專業技巧與知識」、「我不知道自己最善長甚麼」,以及「主管不知道我最拿手甚麼」等三種潛在陷阱,建立一個以能力為基礎的組織。
- 設法幫助每個人發展,不須依照公司的升遷方式或調離他善長的範圍。克服「雖然目前的職務不適合我,但是我沒有其他發展方向」及「我只是過渡角色,沒有人尊敬我」等
以能取人
建立甄選方法:
- 將甄選方法建立在一種評估天賦的工具之上。評估工具須符合:心理測定標準及有客觀的計分方式。
- 經由研究每種職務表現最優異的人制定方的標準。如「焦點團體」(focus group)、「同時效度」(concurrent validity)等。
- 讓組織上下學習天賦語言。為了讓員工充分發揮能力與潛能,他們需要一位他們信賴、對他們抱持高度期望、願意花時間了解他們個人風格的管理人。
- 為全公司建立一套主導特質側寫資料,即主導特質清單。功能一:快速了解公司特色。功能二:藉此調整人力資源策略與商業策略。
- 研究評估的天賦與其後表現之間的關聯。
表現比一比——管理員工表現
值得注意的表現範圍:
- 員工對營運的影響。
- 員工對內部或對外部客戶的影響。
- 員工對於周圍其他員工的影響。
按部就班的組織,目的在與每位員工的天性作戰;以能力為基礎的組織,則以利用每位員工的天性為目的。
人才拼圖——引導員工發展生涯
歷史上許多偉大思想家證明了「被視為有價值、重要的人」是人類的本質。
人們最大的錯誤在於,認為所有人都渴望同一種伴隨權力而來的名譽。
希望組織更有生產力,請善用每個人的能力。想留住最有才華的員工,也得善用每個人的能力。
【相似測試】
http://freestrengthstest.workuno.com/free-strengths-test.html(英文)
相對應的34種主導特質:
1 成就 Hard Worker / 2 行動 Initiator / 3 適應 Flexibility / 4 分析 Analyst / 5 統籌 Organizer / 6 信仰 Believing / 7 統率 Foreman / 8 溝通 Presenter / 9 競爭 Winner / 10 關聯 Unifier / 11 回顧 Historian / 12 審慎 Prudent / 13 伯樂 Potential Cultivator / 14 紀律 Structurer / 15 體諒 Understand Others / 16 公平 Equalizer / 17 專注 Prioritizer / 18 前瞻 Visionary / 19 和諧 Consensus / 20 理念 Solutions Finder / 21 包容 Integrator / 22 個別 Personalizer / 23 蒐集 Information Excavator / 24 思維 Thinker / 25 學習 Student / 26 完美 Excellence / 27 積極 Motivator / 28 交往 Group Relations / 29 責任 Commitment / 30 排難 Fixer / 31 自信 Confidence / 32 追求 Recognition / 33 戰略 Planner / 34 取悅 Charismatic
想請問書裡的線上測驗只能使用一次嗎?
如果買別人的二手書是不是就沒辦法做測驗了?
是的,測驗碼只能使用一次。
精簡了許多重點內容,天賦的確是上天給我們最棒的禮物,若在不同道路上所努力那麼也許也只是天賦者的80%,人生道路之長若需得心應手天賦之能必須發掘啟動,甚至發掘員工才能而非技能,謝謝分享這麼棒的文章
很高興得到你的欣賞,希望人人都可以發揮到天賦,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。